更新时间:2024-04-09点击:3407
Hot News
晔问仁医11月14日,现场报道:继2022年11月发布全国首个医疗机构、医务人员健康科普影响力指数排行榜后,上海14日再次发布医疗机构、医务人员健康科普影响力指数排行榜。
由上海市健康促进委员会办公室、上海市卫生健康委组织上海市健康促进中心、复旦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推出的“本市2023年度医疗机构及医务人员健康科普影响力排行榜”于11月15日发布。
上海市卫生健康委健康促进处处长王彤发布了医疗机构及医务人员健康科普影响力特点。他表示,2023年本市医疗机构及医务人员健康科普影响力评价主要有四个特点:一是科普参与“踊跃争先”;二是科普内容“增量扩能”;三是科普传播“双向奔赴”;四是科普凸显“头雁效应”。下一步将继续优化健康科普影响力评价工作,包括提升数据收集效率,完善市级健康科普信息收集平台;持续创新健康科普影响力指数评价方法和手段,探索健康科普效果评价;加强专业支持,引导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更好地利用新媒体平台开展健康科普。
今年,上海共有173家医疗机构(包括167家公立医院、6家社会办医机构)、248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参与本次健康科普影响力评价,各级医疗卫生机构推荐472名医务人员参与本次评价。与上年度相比,各类填报主体增加21.8%。全市各级医疗机构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共填报2400个新媒体账号,与上年度相比,各类账号数量增加60.9%。
上海医疗机构科普内容“增量扩能”。2022年全市医疗机构和医务人员在新媒体平台共发布115903条健康科普信息,比上年度增长45.9%;在主流媒体、专业媒体平台共发布5507条健康科普信息,与上年度相比增长29.1%。同时,与上年度相比,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在大众传播、组织传播、群体传播和人际传播各维度的数量均有大幅增长。各类健康科普活动蓬勃开展,有效满足市民对健康科普的需求。
健康科普凸显“头雁效应”。从本市医务人员新媒体平台数据来看:百万级粉丝的新媒体账号15个,粉丝“50万+”的账号42个,形成上海医务人员健康科普的“第一方阵”。其中微博账号的最高粉丝数超过410万(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张文宏),抖音账号的最高粉丝数超过340万(复旦大学附属妇产科医院邹世恩),今日头条的最高粉丝数超过120万(上海市肺科医院胡洋)。
上海市健康促进中心党委书记唐文娟发布了本市医疗机构及医务人员健康科普影响力排行榜。她表示,为深化推进健康中国、健康上海“第一行动”——健康知识普及行动,继2022年11月发布全国首个医疗机构、医务人员健康科普影响力指数排行榜后,上海再次发布医疗机构、医务人员健康科普影响力指数排行榜。2023年度本市医疗机构及医务人员健康科普影响力评价工作有以下四个变化:一是评价框架更加全面,二是指标内涵更加明确,三是填报方式更加便捷,四是评价流程更加完善。除了医疗机构及医务人员健康科普影响力榜单,今年还增设了区级医疗机构分榜单和八个新媒体平台医务人员分榜单。
医疗机构健康科普影响力指数排行榜50强: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上海市第一妇婴保健院、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复旦大学附属妇产科医院、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海军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上海长征医院)、华东医院、上海市同仁医院等。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健康科普影响力指数排行榜50强:黄浦区打浦桥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奉贤区海湾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松江区泗泾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闵行区华漕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闵行区古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长宁区虹桥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松江区九亭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嘉定区外冈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长宁区仙霞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嘉定区马陆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等。
医务人员健康科普影响力指数排行榜100强:复旦大学附属妇产科医院邹世恩、上海市第一妇婴保健院段涛、上海市肺科医院胡洋、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崔松、上海市同仁医院孙旖、上海市中医医院朱为康、上海市第一妇婴保健院杨阳、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闫忠鑫、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许啸声、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夏烨等。
据了解,2023年度医疗机构及医务人员健康科普影响力评价工作由上海市健康促进委员会办公室、上海市卫生健康委组织市健康促进中心、复旦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开展,得到了全市各级医疗卫生机构、各区健康促进中心和新闻媒体的大力支持。在广泛征求各级医疗机构意见基础上,上海进一步优化评价框架和内容。相关机构对评价框架中各类指标的内涵和标准进行了清晰的界定,同步完善了填报指南。同时举办专题培训,对于填报工作进行详细解读和指导,确保填报数据的规范有效。上海建立审查机制,采用单位自查与市级核查相结合的形式,并要求各单位对填报内容提供佐证材料,确保填报内容的真实有效。
据悉,下一步,上海将继续优化健康科普影响力评价工作,包括提升数据收集效率,完善市级健康科普信息收集平台;持续创新健康科普影响力指数评价方法和手段,探索健康科普效果评价;加强专业支持,引导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更好地利用新媒体平台开展健康科普。
发布单位 | 上海市健康促进中心 晔问仁医
指导机构 | 上海市健康促进委员会办公室
排版 | 晔问仁医
照片|上海市健康促进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