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4-02-06点击:6972
人物介绍
蔡俊丰,骨科主任医师,医学博士,硕士生导师,上海市东方医院骨关节科行政副主任,南院主诊组组长。毕业于上海市交通大学医学院,1998年进入同济大学附属上海市东方医院骨科。长期从事骨科的临床及科研工作,在关节创伤领域有丰富的经验,主要开展微创髋膝关节置换以及微创肩膝关节镜等高难度手术。专业擅长: 髋膝关节置换术,肩膝踝关节镜手术(肩周炎、肩袖损伤、膝关节韧带、半月板损伤,膝关节炎、股骨颈骨折、股骨头坏死、先天性髋关节发育不良等)。
社会任职:
国际矫形与创伤外科学会(SCIOT)中国学会上海分会委员
上海市关节学组青年委员
上海市中西医结合学会关节病专业委员会委员
上海市中医药学会运动医学分会委员
上海市运动伤病微创学组委员
上海市社会医疗机构协会骨科分会运动医学专业委员会委员
泛长三角保膝专家委员会联盟委员
上海市医师协会骨科医师分会运动医学工作组成员
浦东新区医学会骨科专业委员会委员
前中国国家紧急医疗救援队队长
获奖荣誉:
以第4责任人参与浦东新区课题一项并获得上海市科技进步三等奖
2012年获上海市浦东新区医务工会职工科技创新一等奖
2013年在沪杭关节高峰论坛学术比赛中获一等奖
2014东方人物
2014年全国髋关节学术比赛三等奖
2016年被评为浦东新区优秀党务工作者
2017东方医院第一届岗位能手
2019年获得中华医学会骨关节科分会举办的第一届“紫菁杯”全国关节外科优秀医师手术技艺大赛-上海站一等奖,题目:“DAA(直接前方入路)在髋关节置换术中的应用”
2019年获得中国医师协会举办的第四届“术者荣耀”骨科规范化手术技艺大赛全国二等奖,人气榜全国第一名,获奖手术名称:“DAA全髋关节置换术”
2023年入围个人健康科普影响力指数百强排行榜
科研成果:
主持并完成上海市省部级课题一项,卫生局课题一项,以项目负责人参与上海市卫生局、浦东新区科委课题三项参与市区级课题多项,第一责任人完成院级课题1项。先后在核心杂志发表论文30余篇,SCI7篇,专利6项。参编专著5部,其中主编二部,主编助理一部。
1、从医之路
“父亲曾经有个朴素的愿望——成为一名医生。但命运弄人,他没能实现这个梦想。于是,他把这个希望寄托在了我的身上。”蔡俊丰回忆道,“所以,高考时,我没有任何犹豫,把所有的志愿都填写成了医学院。”
成绩优秀的蔡俊丰当年享有多家顶尖医科大学的青睐,最终,他选择留在上海,选择了上海第二医科大学(现,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
“我并非专业运动员,但我高中的体育成绩很好,”蔡俊丰笑着说,“这在当时的高考中可以加分。不过,对我而言,即便没有加分,我的分数线也达到了几所中国最好医学院的分数线。”
尽管高考的艰辛是公认的,但医学院的挑战却是一个全新的阶梯。在蔡俊丰的记忆中,医学院第一学期的考核比高考还要艰苦,第一年的寒假考试更是让他感觉到了前所未有的压力。
“还记得那时的考试给我带来的很多挑战。当时,我发现医学院的考试居然比高中还多,这甚至让我有种想要放弃的冲动。”蔡俊丰描绘道,“但你知道吗?一旦适应了这种高强度地学习,事情就变得顺畅了,也会渐渐喜欢上医学。不过,更大的挑战其实是在毕业后,进入医学院仅仅是从医之路的开始。”
对于骨科医生来说,临床实践是一片磨炼之地。浦东改革开放并迅猛发展,带来了大量的建设项目,随之而来的便是数量庞大的骨科病患。
“那个时候,作为一名刚毕业的医生,在身体和精神上都会面对巨大的挑战。我们几乎把所有的时间都花在了医院里。事实上,有时候我们的工作会一直持续到半夜。所幸,当时的我年轻、充满活力、学习充满激情,因此我并不觉得累。”
谈及自己的导师,蔡俊丰无不感激自己的导师尹峰主任的启发和熏陶。
“在从医之路上,我有幸成为尹峰教授的硕士和博士。”
尹峰主任于1990年毕业,自1996年起就在东方医院骨科工作,对东方医院骨科的成长起到了关键作用。他致力于创伤骨科和关节外科的临床与研究,他的基础扎实,经验丰富。1999年就被上海市卫生局作为重点培养对象。
“尹主任对我们要求非常严格,时常会真诚地批评我们,希望我们能做得更好。他对待病人和同事都很有人情味,无论是医生、护士,还是护工、清洁工,都和他关系很好。这也让他在院内、院外的口碑也很不错。”
蔡俊丰深知尹峰教授的敬业精神,将其视作行业中的一位难得的珍宝。恩师尹峰教授不辞辛苦,将查房视为医者职责的重要一环,有如深水中游鱼,无时无刻不在临床病房中默默奋斗。年少时的尹峰医生,几乎将自己的青春全部奉献给了医院。清晨的第一缕阳光照射进病房,他就已经身着白袍挥洒医术之间。他以敏锐的观察力和无私的奉献精神,在繁忙的医疗现场中追逐每一个疑点,精心审阅每一份病历。尹峰教授以大胆坚定而精细入微的态度对待患者的病情。这样的风格也深深地影响了蔡俊丰,他从恩师身上汲取了勇于挑战和注重细节的品格。蔡俊丰在临床和科研能力得到了快速发展。尹峰主任非常看重对团队年轻医生的培养,他坚信给予年轻人更多的实践机会对于医生的成长至关重要。
“在良好的环境和风气中,我们东方医院骨关节科团队的实力得以迅速提升。我个人也受益良多,在临床技能上得到不断进步。”
与团队共同追求卓越的蔡俊丰也把自己的努力奉献给了上海东方医院。为了能在临床上更加精进,他不断提升自我,先后被评为副主任、主任医师。
“那时家中很小,我经常在阳台上彻夜工作,撰写科研文章,颈椎毛病也会时常困扰着我,有时发起病来,难以忍受。但作为一名医生,这些都是必须跨越的成长里程碑。”
44岁那年,蔡俊丰被评为主任医师,从此担负起了更多的职责,他也传承起了带教和培养学生的重任。
“在我们这里,许多年轻医生都能够得到充分的临床锻炼。即使是主治医师,他们也能从我们科室的进步中获得成长。这实际上也是我们科室引以为豪的光荣传统。在我们团队中,我们非常注重培养年轻医生的专业能力和临床技巧。我们提供丰富的临床资源和机会,让年轻医生参与到各种疾病的诊治中,从而不断锻炼和提高他们的临床能力。”
这些年东方医院骨关节科的一步步成长,离不开尹峰教授的高瞻远瞩,以及蔡俊丰等骨干团队的踏实努力,谱写了东方医院骨关节科团队的传奇。
2、DAA髋关节置换:
给阿尔茨海默症患者带来全新生机
“记得那一年,我们医院骨关节科收治了一位特殊的病人——86岁高龄的唐奶奶。她是一位阿尔兹海默症患者(民间称老年痴呆症)。”蔡俊丰回忆道,“这位老人因为受伤导致了股骨颈骨折,最初是就近送往其他医院救治的,但因疼痛使阿尔兹海默症严重爆发导致神志不清,烦躁,吵闹,不能配合治疗,导致该医院无法为其手术,因为股骨颈骨折需要髋关节置换手术,而阿尔兹海默症是传统髋关节置换的禁忌症。如果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不能配合限制体位,极有可能导致术后髋关节脱位,而后就是反复的脱位,最终很有可能导致生命危险。走投无路之际,家人无意间在互联网上看了我们写的科普,得知我们团队可以开展微创DAA(前入路)髋关节置换术,术后体位不受限制,不易脱位,可能是目前最适合这位老人的手术。所以立即前往我们医院,找到我,了解情况后,当即开启绿色通道,将老人收入病房,在麻醉科,监护室等多科室的协同合作下,及时为老人进行了微创DAA(前入路)髋关节置换术,术后体位不受限制,即使病人吵闹乱动也没有脱位。数日后因疼痛缓解,老人神智渐渐恢复,一周后已基本恢复正常,也能下地行走,自行上厕所,基本生活得到了保障。”
通过唐奶奶的案例,不难看出DAA(Direct Anterior Approach直接前方入路)的髋关节置换术)相较于传统的后方入路具有明显优势。DAA手术切口较小,并不切断肌肉,也不破坏髋关节后方的结构,因此能够最大程度地减少脱位的风险以及减少了切口相关并发症和术后恢复时间。术后,患者在体位上没有受到限制,可以早期在床上自由翻身、穿袜子、使用马桶,甚至可以乘私家车回家。这些动作在传统后方入路髋关节置换术中被视为相对禁忌,因为容易引发脱位。
对于不配合的患者,如阿尔茨海默症和精神病患者,以及肌力减退病人,传统手术可能存在一些限制,而使用DAA髋关节置换术可能更加安全。
DAA手术主要适用于解决临床上大多数需要髋关节置换的疾病,例如股骨颈骨折、股骨头坏死和先天性髋关节发育不良等。甚至对一些严重髋关节疾病,如高脱位的先天性髋关节发育不良,蔡俊丰团队也开始应用DAA的手术方式,而且已经取得了很好的临床效果。当然,在某些情况下,一些患者可能仍然需要通过传统的后方入路手术进行髋关节修复。具体采取怎样的手术方式,需要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进行专业评估。
后来唐奶奶的家属在感谢信中写道:“蔡医生及其医疗团队医术精湛,医德高尚,对病患尽心尽责,让已经疲惫不堪的家庭看到了希望,让饱受痛苦的外婆重获新生,让我们全家收获了一个圆满的春节。”
“我们临床上,常规使用的是后切手术,这类手术成熟,但有一小部分病人存在脱位风险。当我们面对一些依从性较差的病人,他们很难稳定地度过术后一个半月康复时间,这样就很容易导致关节脱位,造成很多其他风险。因此,对他们而言,DAA是一种很好选择。”蔡俊丰在DAA髋关节置换手术领域取得了出色的成绩,这使他在老中青骨科专家中赢得了声誉与尊重。
在DAA手术的应用过程中,蔡俊丰不断研究、探索、总结,并通过实践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他的手术技艺得到了患者的认可,也在专业的舞台上展现了东方医院骨关节科团队的巨大进步。
“在2019年,我有幸获得了中华医学会骨关节科分会举办的第一届‘紫菁杯’全国关节外科优秀医师手术技艺大赛上海站一等奖,”蔡俊丰自豪地说,“同年,我们还在中国医师协会举办的第四届‘术者荣耀’骨科规范化手术技艺大赛中获得全国二等奖,并且荣幸地获得了人气榜全国第一名。”
这些奖项不仅让蔡俊丰团队走向成熟,更是同行业内同龄和年长的专家们对上海东方医院骨关节科在DAA手术方面专业技术的广泛认可。这些成就是蔡俊丰持续努力和学习,与时俱进的结果。
“从资深同道中得到认可,对于我来说是巨大的荣幸。这些奖项也让我感到所做的工作有其深远的意义,并激励着我们不断前行。”
蔡俊丰带领的团队一直致力于对DAA(直接前路)髋关节置换手术的不断提升,追求在骨科手术技术上的精益求精。他们不断通过实践创新和医术传承,为患者提供更好的治疗效果和更快的康复速度。这种技术在国内的影响力也不断增加,使东方医院骨关节科成为了医学界的瞩目焦点。蔡俊丰医生及其团队以他们卓越的专业知识和技术,为患者带来了福音,为他们的健康和生活质量带来了巨大的改善。通过精益求精的骨科手术技术,他们成为了患者的守护者和希望的源泉。
3、科普为健康“骨”劲
在致力于提升医疗技术的同时,蔡俊丰也意识到了医学科普在提高大众健康素养方面的重要作用。遵循全国“科普进万家行动”的精神,蔡俊丰积极参与其中,成为了医学科普工作的佼佼者。
“现在提倡,我们每个人都是自己健康的第一责任人。通过引导和教育,我们能够让更多的人更好地理解和管理自己的健康。”
蔡俊丰在医学科普工作中展现了出色的成果。他在“上海医疗机构、医务人员健康科普影响力指数排行榜”上位列其中,受到了行业内外的认可。在上海科普志愿者的带动下,他在首届新时代科普好“医声”推荐活动中获得了医学科普优秀奖。这些都让蔡俊丰感到自豪。
当回忆起自己做科普的初心时,蔡俊丰提到了自己少年时期的运动成绩。
“我的体育很好,遗憾的是,当时的荣誉并没有留下任何的影像资料。现在,借助现代科技,我不想再让自己的成绩和经历消失。于是,我开始使用社交媒体作为记录工具,在抖音上分享我生活中遇到的各种医疗知识,让广大患者能有所了解。”
蔡俊丰在医学科普领域的努力不仅限于传统意义上的教育和分享,他的分享对健康科普的影响已经跨越了实体和互联网空间。
蔡俊丰为保“肩”、护“膝”而战。肩周炎日常发病率太高,也是他的科普重点之一。
“肩周炎,俗称‘五十肩’,常见的疾病,尤其喜欢光顾步入中老年的人群。岁月的积累和日常的劳损渐渐使肩膀变得不再灵活,带来了疼痛和活动受限的症状。有时,疼痛剧烈得让人无法忽视,这对于日常生活而言,是如此的困扰和痛苦。”
蔡俊丰了解肩周炎带来的痛苦,并且用心投入于肩周炎的治疗和科普教育。他知道这个看似复杂的病症需要更多人了解。虽然肩周炎对大多数患者是自限性的,但通过适当的治疗和康复训练,恢复过程可以得到加速。
康复,是蔡俊丰医生强调的重点。他提醒患者,注意控制活动和保持温暖是疼痛期的关键。他知道早期诊断对于患者恢复至关重要,因此不厌其烦地告诉患者,正确辨别症状,并尽早就医,是避免长期痛苦和功能丧失的关键所在。
在蔡俊丰医生的日常工作中,肩周炎这个领域让他处理着大量的信息和患者的咨询。他的耐心和专业知识成为这项工作中不可或缺的力量。他深知肩周炎与肩袖损伤有相似之处,但治疗和恢复方法却有所不同。了解这一点,对患者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至关重要。肩周炎也许需要漫长的时间才能完全自愈,但在这个过程中,可以做的就是减轻疼痛,促进功能的恢复。
除了忙碌的医院工作,蔡俊丰医生还经常参与医学讲座和健康咨询会,向公众讲解肩周炎的预防方法,并提供日常自我护理的建议。
通过他的坚持不懈,蔡俊丰医生帮助了无数患者解决了肩部疼痛的问题,也提高了公众对这个常见疾病的意识和理解。他相信,将正确的医学知识传递给需要的人,不仅是科普医生的责任,更是他的使命。对他而言,医生的工作不仅是治病,更重要的是教育和预防疾病,给患者带来健康的希望与安慰。
Q
A
龚芷葳
蔡俊丰
晔问仁医
医生如何通过分享科普内容与患者建立信任?
蔡俊丰
医生通过社交媒体分享科普内容,既可以帮助普及医学知识,也有助于建立专业形象。当医生定期发布与其专业领域相关的信息时,患者和普通公众可以更好地了解该医生的专业能力和服务范围。这种持续地、有价值的内容发布,可以让医生在潜在患者心中建立起信任,他们更可能在需要医疗帮助时联系发表这些内容的医生,寻求帮助。
晔问仁医
对于医生个人而言,科普有哪些具体的好处?
蔡俊丰
除了提高医院、科室和个人的知名度之外,科普还可以帮助医生获得更多的患者关注和流量。这不仅提升了品牌形象,也为患者带来了有益的医疗信息。此外,许多医疗机构和学术组织现在都鼓励医生参与科普活动,这些活动甚至可以成为医生职业晋升的考量因素之一。
晔问仁医
怎样判断医学科普信息的可靠性和专业水平?
蔡俊丰
判断医学科普信息的可靠性和专业水平,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首先查看医生的资格认证和专业背景,了解他们在医学界的声誉和工作经验。其次,检查科普内容是否来源于权威的医学研究和官方指南。最后,可以比较多个医生或专家的说法,综合分析后形成自己的判断。同时,专业的医疗信息通常是平衡的、避免夸大其词的,并且会提示相应疾病的不确定性或不同治疗方法的利弊。
晔问仁医
您对科普工作未来有何期望?对读者有怎样的寄语?
蔡俊丰
我希望能够提供真实、有价值的信息,帮助迷茫的人获得准确的医学知识;让人们更方便地获取多方面的信息,以便寻找更专业的建议或治疗;探索更多的科普方法,不断优化科普工作的效果。
对读者的寄语:
感谢你们对科普知识的热忱关注与支持。希望科普能为你们带来知识的明灯,让你们掌握健康的钥匙。在追寻科学的路上,请保持对知识的渴望,用科学的眼光审视世界。同时,记住科普只是引路人,专业医生才是指引健康之路的真正导航。
晔问仁医
工作之余,您有哪些兴趣爱好?
蔡俊丰
年轻的时候喜欢运动,尤其擅长田径运动。现在太忙了,如果真的空下来,我喜欢看看书,和家人结伴旅行,偷得浮生半日闲。
采访/晔问仁医 编辑/陈庆
版权声明:
本文系原创,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如需转载,请在[晔问仁医]后台留言;
授权使用请注明:“来源[晔问仁医]及作者”。
所有文章版权属于【晔问仁医】。
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侵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