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4-07-09点击:23133
这是一次
旷日持久的寻医之旅
晔问
问尊严、问名声
问灵魂、问态度
......
2024
李欣
人生不设限
人物介绍
李欣,岳阳医院皮肤科主任医师,擅长运用中医、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银屑病、银屑病性关节炎、特应性皮炎、湿疹、荨麻疹、白癜风、带状疱疹、痤疮、玫瑰痤疮、脱发、皮肤溃疡、痛风等;皮肤肿物、良恶性皮肤肿瘤、腋臭等皮肤外科手术治疗;并能够熟练运用皮肤病理诊断疑难皮肤病。
毕业院校:上海中医药大学
专业:中西医结合皮肤科
科研项目: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上海市科委、教委、卫健委等等科研课题15项。
学术兼职:
全国中医药行业高等教育“十四五”规划教材《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副主编,“十四五”普通高等教育研究生规划教材《中医皮肤病学》副主编;上海医药行业协会皮肤健康专委会主任委员,中华中医药学会青委会委员、皮肤科分会常委兼青委会副主委,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皮肤性病专委会委员兼秘书。
获奖情况:上海市中西医结合科技进步一等奖(排名第一);上海市科技进步奖二等奖、国家教育部科技进步二等奖各1项(排名第三);国家卫健委首届全国卫生健康行业青年创新大赛金奖(排名第一);中华中医药学会中青年创新人才奖。
发表文章:近五年在Cellular & Molecular Immunology,Autoimmunity Reviews,Journal of the European Academy of Dermatology and Venereology等发表论文65篇,其中第一或通讯作者SCI收录论文50篇(第一/通讯累计影响因子>350分)。
第一视角
李欣
星霜荏苒,居诸不息。十年,在泱泱历史长河中可谓沧海一粟,十年,对于一个人来说,已开始褪去稚气,然而十年,对于一位医生而言,也是精进成长为一个科室的中坚力量的历程。
当再次与李欣相遇,岁月似乎在他身上施展了魔法,赋予了他更多的沉稳与坚毅。然而,即便时光流转,他身上那些最宝贵的品质依旧闪耀着光芒——那份始终如一的谦虚,那抹温暖人心的阳光笑容,以及那颗永远向上进取的心。
这次特别要恭喜的是:李欣教授团队与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朱博研究员团队在国际免疫学顶刊Cellular & Molecular Immunology杂志(中国科学院1区,JCR1区)发表文章Targeting STING in dendritic cells alleviates psoriatic inflammation by suppressing IL-17A production,阐释了DCs中cGAS-STING通路在银屑病炎症中的关键作用,并探索了STING作为新靶点在治疗银屑病中的潜力。
“唯有创新之火,方能照亮传承之路。”李欣如是说,他的话语中透露出对中西医结合理念的深刻领悟。在他的眼中,传统与现代不是对立的两端,而是相辅相成、交相辉映的两翼。
“团结、互爱、传承、创新”,这四个词汇不仅是导师李斌教授与全体岳阳皮科人共勉的的信条,更是他们行动的指南。李欣坚信,团结是团队协作的基石,互爱是共同进步的源泉。在传承中,他们尊重并保留着中医的精髓,而在创新中,他们勇于探索西医的前沿。
他将中西医结合看作是一场跨越时空的对话,古代智慧与现代科技在这里交汇,传统疗法与现代医学在这里融合。在团队成员的共同努力下,科室不断尝试新的治疗方法,不断优化诊疗流程,力求为患者提供更为全面、更为有效的医疗服务。
如今,科室成为了一个充满活力的学习型组织。他们定期举办学术研讨会,邀请中西医领域的专家学者进行交流,分享最新的研究成果和临床经验。他们鼓励年轻医生敢于提出创新想法,勇于尝试新的治疗技术。
“传承不是简单的复制,而是在理解的基础上发展;创新不是盲目的摒弃,而是在尊重的前提下突破。”李欣如是强调。
在他看来,每一次创新都是对传统的一次新的诠释,每一次传承都是对创新的一次新的肯定。在李欣的引领下,科室正以开放的心态和创新的精神,书写着中西医结合的新篇章。
1、少年锦时
2024年6月12日,岳阳医院皮肤美容医学中心正式揭牌启用。这栋全新成立的大楼集临床、科研、教学为一体,布局更宽敞合理,就诊更方便快捷,炎炎夏日,患者就医如同迈入舒适凉爽的家中,步入步出,焕然如新生。
李欣见证了这项揭牌仪式。从皮肤科到皮肤美容医学中心,他将年轻的青春和热情,都奉献给了岳阳皮肤科。
回望一路走来的旅程,奋斗与成长并重,压力与动力并行,有考验,有责任,其中种种滋味,一言难以道尽。
“从一个籍籍无名的学生,到科室医生,再到副主任,正发生在这十二年的时光中。”
2007年,李欣本科毕业,考入上海中医药大学攻读硕士、博士学位。岳阳医院副院长李斌教授,是他的博士生导师。李斌教授师从名家,承袭沪上中医皮肤外科两大家顾、夏二氏之长,融会贯通,守正创新,带领岳阳皮肤科由每日只有几百号门诊量的小科室,发展为全国排名第三的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区域医疗中心。提起恩师,李欣有说不完的感激与尊敬。
“从一位籍籍无名的学生,到科室医生,再到副主任,这十二年的时光中,都是我的导师推着我走的。他驱散我的迷惘,为我设计未来的道路,指引我每一次前行的方向。”
李欣依然记得,研究生毕业刚毕业时,师徒二人日夜打磨标书的场景。
那是老师的的第一份银屑病方向国家自然基金标书。2011年,每天早上四点,晨光熹微,李欣起床搜寻资料、斟酌字句,撰写这份意义重大的标书,一个月后,他满怀期待地把标书拿给李斌院长看,李院长又仔细阅读、逐字修改,反反复复,修改了两个多月,请教了许多高人,“凝聚了我们两人的许多心血”。但很可惜,第一年并没有成功中标,李欣很是失落。
但老师没有放弃,他也没有放弃。第二年,他们再次请教各路专家,重新修改了标书的标题和内容,再次投标。
“很幸运地,这一次,我们成功拿到了面上项目。”李欣兴奋地说。这一番严格的科研训练,不仅磨练他的心态和意志,更让成熟的科研思维得以形成。自此,大路平坦,畅通无阻。
2013年,李欣独立撰写自己的第一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科学基金项目,再次顺利中标。2014年,他陆续入选了岳阳医院“青苗”人才培养项目、“上海中医药大学后备业务专家培养计划”、“上海青年医师培养资助计划”等多个人才计划,并作为访问学者前往美国波士顿大学深造一年。2016年回国后,在李斌院长的鼓励下,李欣提交了“上海市青年科技启明星培养计划”的申请。
“这是上海市35岁以下青年科技人才的最高荣誉。申请这样高的荣誉,我真的可以吗?”李欣对自己没什么信心,其他的申请人都是博士毕业,潜力无限,竞争的激烈程度可想而知。然而,李斌院长的话语给予了他莫大的勇气和鼓舞:“老师对我说,没关系,你就报吧,我相信你可以的。”
于是,当时还只是硕士学位的李欣报名了,没想到,竟然真的拿到了这个荣誉。“这是对我巨大的肯定。”他说。2018年至19年,他再度前往美国实验室深造学习,回国后,拿到了上海市卫生系统第十七届“银蛇奖”,这是上海市45岁以下卫生系统青年人才最高荣誉。
如今,上海市浦江学者、青年拔尖人才、“医苑新星”杰出青年医学人才、“曙光学者”......李欣的荣誉和头衔不胜枚举,每一个奖章都是上海青年医师中屈指可数的人才勋章。
“一路走来,现在的一切,都要感谢导师的推动和指引,也要感谢自己无数的心血和努力。”说及这一切,他的心中感慨万千,更有说不尽的感激。
正如一直以来的那样:宽厚而强大的老师,在背后默默推着,学生就有了勇气,攀登远处积雪的高峰。前方云雾缭绕,山重水复,坚守信念的人,才能走过柳暗花明。
2、有创新才有传承
岳阳医院皮肤科,特色正在于中西医结合,所谓“中医与西医结合,深化了疾病诊断;内治与外治结合,拓展了疾病治疗”。口服、外用、针刺、拔罐、穴位埋线......治疗疾病的方法多种多样,无所拘泥。
“皮肤科是一个交叉学科,是我们所讲的‘有诸内必形诸于外’,内部的脏腑不平衡,会表现于外部皮肤的疾病状况,而我们治疗皮肤疾病时,不只要内治,更不能忽略外治,内外兼治,疗效会很好。例如,火针,是将针法和灸法有机结合,把针烧红后刺入固定的腧穴,不但能调节穴位,还具有温热效应,能够帮助解决患者的顽疾,对于银屑病、痤疮、白癜风、丹毒、黄褐斑、扁平疣、带状疱疹等皮肤疾病都有很好的临床疗效。甚至有改良后的电火针、更新的罐法,都对中医药的发展有很大的推动作用。”
李欣的临床和科研方向,主要专注于银屑病的中医免疫调节研究。
银屑病,也就是俗称的“牛皮癣”,是一种常见的多基因遗传性疾病。患者常有全身局限或广泛分布的红色斑块,覆盖银白色鳞屑,皮肤可能出现瘙痒、灼痛、干燥,甚至破裂出血。病人除了身体的受累受损,更可能遭受旁人异样的眼光,心理和生理都承受着强烈的负担。
“现在银屑病被定义为慢性、复发性、炎症性、系统性疾病,由于系统性的特点,它还会导致其他系统的问题,包括关节病型银屑病、心血管疾病、代谢综合征、神经精神类疾患、炎症性肠病等。”
十几年来,在导师李斌教授的带领下,李欣在银屑病发病机制与治疗领域不断深耕、追求突破。自2012年起,他陆续申报了多项有关中医药调控银屑病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上海市科委、教委、卫健委等科研项目,为银屑病这一难治性疾病的中医药方案治疗提供新的思路和视角。今年,他的团队在国际免疫学顶刊Cellular & Molecular Immunology杂志发表了一篇关于银屑病发病机制的文章,为众多银屑病患者的中西医治疗和管理带来希望和曙光。
同时,作为“医教研”全面发展的复合型人才,李欣的造诣不止于此。对于特应性皮炎、湿疹、荨麻疹、白癜风、带状疱疹、痤疮、玫瑰痤疮、脱发、皮肤溃疡、痛风等等多种难治性疾病,他的对症对因治疗都广受患者和同仁的好评。
很多时候,他和患者的关系,就像亲人一样。
2014年,当李欣还是个主治医师时,就有一个病人深深地信任着他。那是一位女病人,患有结节性红斑和哮喘,在外院就诊后,吃了两星期的药,病情并未缓解,反而加重了。机缘巧合之下,她走进了李欣的诊室。把脉,看诊,李欣认真严谨的看病态度很快赢得了她的信任,几次治疗效果非常好,病人对他感激不尽。在李欣赴美国深造学习之时,他特意把这个病人托付给团队的其他医生继续治疗。回国后,这位病人又请他帮家人、亲戚治病。
为自己爱的人介绍最信任的医生,或许是一位病人对医者的最高赞扬。医患之间,有来有往,脉脉温情流动其间。
3、责任与承担
李欣常说,做一名医生,是要承担责任的。
“面对风险,我们必须谨慎地评估,慎重地决定。治疗一个病人,不光要考虑成功,更要考虑失败,做医生不能只考虑自己的判断,更要意识到每一个医疗上的决定,都是在决定一个患者、一个家庭今后的一生。”
有一位患者,令李欣至今印象深刻。
2020年,李欣刚刚结束第二次赴美深造的旅程,风尘仆仆地归国。一位女士找到了他。女士的妹妹被重度银屑病折磨近二十年,近几年因合并糖尿病等顽疾,引发双目失明、慢性肾脏病终末期(尿毒症)等,定期透析维持生命,综合患者情况医生难以决定用药。
找到李欣时,患者已是奄奄一息。她的姐姐几乎要给李欣跪下,求他救救妹妹。
“当时我见到那个患者,她已经没有什么生气了,我知道,如果我再不干预,她可能就要离开了。我想,这位患者,治疗时我必须要承担起我自己的责任,到底能不能改善,不能全凭我的意愿,更需要意识到风险与困难。”
李欣不敢犹豫,他与家属反复商量确认,家属表示,愿意和医生站在一起,共同承担风险。于是,他为病人采用了生物制剂疗法。对于血透病人的生物制剂治疗,学界当时其实并没有明确的认知,究竟效果如何、风险如何,没有人能打包票。结果,几次治疗后,挽救了患者生命。
“我再去看她时,她对我笑了,那个笑容我记到现在。”现在想来,李欣依然难掩欣喜,这份笑容,对他而言是莫大的鼓励和肯定。
病人从那样糟糕的状态,恢复到对医生露出了微笑,这场生与死之间的较量,终于打了胜仗。
事实上,这份冲劲和韧劲,一直藏在李欣的骨子里。
2020年,只有38岁的李欣担任岳阳医院皮肤科副主任,在科室中,他的辈份不算大,年龄其实很小,以这样的资历主持工作,做一个全国排名第三的重点学科负责人,其实压力是很大的。
“年轻的我有冲劲,不怕压力,不怕困难,什么事都要干在前面。还好,科室里我的师兄师姐、我的老师们都非常信任我,支持我,那段时间,忙碌而充实。”
过五关,斩六将。21年至23年,岳阳医院皮肤科连续三年入选中医医院学科学术影响力榜单三甲;去年,斩获5项国自然科学基金;今年,又荣获上海市“青年五四奖章集体”。秉持着全心全意为患者服务的理念,李欣和他的团队,在这条道路上坚定而勇敢地闯着。
4、了悟与前进
多年行医,中医学似乎仍未被嚼透。
初出茅庐时,李欣便体会到了中医学的深邃哲思。如今,随着阅历的提升,他越发感叹中医学的博大精深,越学,越惊叹,也就越谦逊。
“中医学是你对疾病的综合认知,对疾病状态的系统处理,是越学越悟、融会贯通的过程。”
他终于理解,中医的理论体系其实都是有道理的。许多炎症疾病的患者,长期炎性累积会造成阳虚体质,导致患者的病情反复迁延,而中医学的“冬病夏治”就是一个很好的治疗方式。
于是,李欣结合常见的病人病情,设置了三个冬病夏治的特色敷贴:活血助阳贴、养血除湿贴和益气固表贴,在夏季阳气最旺盛的时候,帮患者扶助体内阳气,调节阴阳平衡,从而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膏方,也是李欣从前从未尝试的治疗方式。现在随着临床经验的丰富,他非常喜欢用膏方的方式,帮患者解决他们的问题,调节气血阴阳的平衡,从而长期控制、管理疾病。这样,很多病人平时无需吃药,只需要在冬夏吃几料膏方,效果反而比从前日日喝药好上几倍。
“越想、越悟,我对中医的理解就越深刻。现在,我对疾病的认知和以前完全不在一个层次上。我越来越喜欢中医这个行业,尤其是皮肤病,既有内科、又有外科,既有疾病、又有养护,有内有外,有治有防,中医的功底要强,西医的功底也要强,后面我们还会做皮肤肿瘤,未来这个学科一定大有可为。”
“可为”的方向,不只深入基层,更能走向世界。
2023年,岳阳医院迎来了一位来自塞尔维亚的医生同行。多年来,她深受T细胞淋巴瘤的困扰,长期的求医问药都效果甚微。偶然之下,她看到了李欣曾在国际期刊上发表的一篇论文,关于如何通过中医药方式控制T细胞淋巴瘤。希望的火光重新点亮,她通过大使馆跨越千里发送邮件,与李欣取得了联系,开方、抓药、调整。一年多的治疗后,四处不得医治的病情竟然神奇地得到了控制。
“他说,我对中医的认识更加深入了。去年12月,他一定要来到上海找到我,当面拜谢。这就是中医药走向世界。”李欣自豪地说道。
传承精华,守正创新,医学的方向从不设限。知难而上,海纳百川,医者的执着和勇气也从未离开。
一切皆有可能,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
龚芷葳
龚芷葳:您觉得岳阳医院皮肤科和医院的皮肤科相比有什么特色?
李欣 岳阳医院皮肤科的特色在于我们深厚的中医底蕴与现代医学的完美结合。我们不仅仅局限于传统的中医治疗方法,更将中医的诊治理念与西医的精确治疗相结合,形成了一套独特的治疗体系。这种综合治疗方法,让我们在处理复杂皮肤疾病时更具优势,能够为患者提供更为全面和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龚芷葳 您当时在美国学到了什么?对后来又什么帮助? 李欣 我在美国的学习经历非常宝贵,那里的科研训练对我的成长很重要。在导师崔儒涛教授的指导下,我不仅学习了前沿的医学知识,更重要的是掌握了科学研究的方法论。这段经历让我在回国后能够更深入地理解皮肤病理机制,并将国际视野融入到日常诊疗和科研工作中,极大地促进了我的专业成长。
龚芷葳 这些年您取得了那么多成绩,回想起来有什么感触吗?您还记得您成长的关键节点吗? 李欣 回顾这些年的成绩,我感到无比的荣幸和感激。每一个里程碑,都凝聚了团队的辛勤工作和导师的悉心指导。我记得2007年作为研究生在岳阳医院皮肤科跟随周敏老师学习,随后在2010年参加首届上海市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后来这些关键节点对我的职业发展起到了决定性作用。比如,2015年12月,获得上海市青年科技启明星称号,这是上海市35岁以下科技人才最高荣誉。当时,我在导师的鼓励下,以硕士的学历入选,其实是很难的。2018年到2019年期间,第二次出国深造回来,获得了上海市浦江人才计划,这也是在导师的指导和团队的努力下完成的。这些荣誉其实是属于团队的,更是属于岳阳医院的。
龚芷葳 对于年轻医生您有什么忠告和建议? 李欣 我想对年轻医生说,医学之路既充满挑战也非常充实。保持谦逊和感恩的心态,不断学习和积累经验,是成为一名优秀医生的关键。同时,勇于承担责任,面对困难时不退缩,这样的魄力和决心对于个人成长至关重要。 龚芷葳 您曾经有什么爱好?将来还会有什么爱好吗? 李欣 我一直以来都热爱排球,高中和大学的时候我曾经参加过很多比赛,我经常打的是“二传”,这是一个需要和团队通力配合的位置。体育锻炼了我的体魄,培养了团队精神和竞争意识。尽管随着时间推移,我可能无法像年轻时那样频繁参与,但这份热爱不会减退。未来,我期望能继续发掘新的兴趣爱好,这些爱好将帮助我保持生活的平衡,也为我带来新的灵感和活力。 ·END·
采访/晔问仁医 编辑/陈庆
版权声明: 本文系原创,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如需转载,请在[晔问仁医]后台留言; 授权使用请注明:“来源[晔问仁医]及作者”。 所有文章版权属于【晔问仁医】。 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侵删。 晔问仁医已入驻知乎专栏、今日头条、腾讯内容开放平台,欢迎前往订阅。 如有相关问题需要提问此医生, 或有感而发, 请在文章最下方评论区留言; 您身边若有工作在三甲医院的仁心医生,欢迎提供线索或者直接引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