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4-04-18点击:31844
1
0
1
5
这是一次
旷日持久的寻医之旅
晔问
问尊严、问名声
问灵魂、问态度
......
2024
DOCTOR
章青
科技背后的医者匠心
人物介绍
章青:主任医师、硕士生导师
上海市质子重离子医院腹盆腔肿瘤科主任。
上海市抗癌协会放射治疗专委会常委,上海市抗癌协会肉瘤专委会常委,上海医学会肿瘤放射治疗专委会委员,上海市抗癌协会多原发和不明原发肿瘤专委会委员,中国医学装备协会离子放射治疗分会委员,中国人体健康科技促进会质子重离子放射治疗专委会委员,上海市科学技术普及志愿者协会健康科普分会乳腺健康管理与科普委员会常委。
从事肿瘤放射治疗临床工作30余年,目前致力于质子重离子放射治疗临床及研究工作。曾在新加坡国立大学医院放射治疗中心从事临床研究,并先后在日本、美国开展质子重离子治疗恶性肿瘤的相关研修,参与了国内首个质子重离子技术临床研究及首例患者治疗。
第一视角
章青
这一次的重逢仿佛是时光倒流,四年的岁月并未在章青身上留下太多痕迹。她依然保持着那份谦逊和腼腆,优雅的气质如清风一般,从容而不失内敛。
当问及四年的变化时,她只是莞尔一笑:“太阳照常升起。”这句简短的回答,却蕴含着对生命的从容和坚定。然而,当话题转到她的专业领域时,她却能侃侃而谈,展现出对医学的深刻理解和对患者的无限关怀。
众所周知,在恶性肿瘤的治疗方法上,目前有手术、放疗、化疗三大常规手段。而质子重离子治疗就是“升级版的放疗”。与传统放疗相比,质子重离子治疗能够将照射能量集中在肿瘤病灶上,实现精准照射,同时减少对周围正常组织的损伤,从而在提高疗效的同时,有效降低副作用。
然而,章青却告诉我们,仅有这样的认知还是不够的,坊间有很多宣传存在一定的误导。比如很多人认为:投资建设了一座现代化的质子重离子医院,就是一座科技先进、规模宏大的“工厂”,可以像生产线一样高效地治疗大量患者,甚至为医院带来丰厚的经济回报。但其实质子重离子治疗并非简单的“流水作业”。章青从事了多年的质子重离子技术研究和实践,也参与了国内首个质子重离子技术临床研究和首例患者治疗,她深知这项技术的复杂性和对医疗团队的高要求。除了先进的设备以外,更需要的是一支高精尖的技术团队,包括临床医生、放射物理师、放射治疗技师、放射诊断医生、核医学医生等。临床医生需要具有丰富的光子放疗经验,还必须经过专业培训和长时间的实践积累,才能很好地掌握质子重离子放疗技术,患者才会获得更好的治疗效果。
“每一个病例都是一个挑战,同时也是一个机会。”她娓娓道来,语气中带着一丝感悟。“我相信,只要我们不断学习,不断进步,就能够为更多的患者带来希望。这过程既是一场又一场的治愈,也是对生命一次又一次的洗礼。”
1、四年的成长与收获
一晃四年,说是没有变化,但如果我们举起时光相机,对准每天的日常、平凡的角落,镜头会捕捉到变化的痕迹。
“首先,我们收治的病人更多了,见到的病例也更多了。我们医院可收治病种从临床试验阶段7种扩展至近50种,临床标准规范(SOP)更新至66项(第十二版),已基本覆盖国内常见恶性肿瘤。”章青笑着说道,眼里充满着自信。
“还有就是团队的进步,效率的提升。原先我们腹盆腔肿瘤科分为一科和二科,现在这两个科室合并了,管理更高效,也能为患者做得更多。医院‘5+2’重点病种:鼻咽癌、颅内颅底肿瘤、肺癌、肝癌、前列腺癌,以及胰腺癌、乳腺癌。其中,肝癌、前列腺癌、胰腺癌、乳腺癌,还有腹盆腔及四肢软组织肿瘤都属于我们科室的治疗范畴。”四年前,章青作为副主任主持一科的工作,现在是整个科室的主任,责任更大了。“其实,科室合并不是重点。变革和进步需要注重细节,通过科室整合不断提升医疗团队的专业水平和服务质量,从而确保患者的健康与安全才是首要的。”
“我们做医生,最大的收获就是来自患者的痊愈和认可。只要人类与癌症的抗争没有结束,我们的脚步就不会停下。我们医院35例临床试验患者,排除非肿瘤原因,经质子重离子治疗后5年生存率达97.1%,5年局部肿瘤控制率为81.8%。”这些可喜的数字正是源于包括章青在内的医疗团队十年如一日的探索与坚守,而这份动力则来自患者对他们的念念不忘:“有位患者和他的家属让我很感动,这位患者去年就度过了5年生存期。他的太太徐女士说她等了5年,一定要好好地对我道声‘谢谢’。这一路太不容易了。她先生今年81岁高龄,是一位软组织肿瘤患者,来找我的时候已经历了6次手术,每一次都是生死一线。我也参与了会诊讨论,确实比较棘手,因为软组织肉瘤是一类来源于肌肉、脂肪、纤维组织血管及外周神经等软组织的恶性肿瘤,具有高度异质性、局部侵袭性、浸润性破坏性生长、可局部复发与远部转移等特点。后来,老先生又经历了两次大手术,结论是截肢保命。由于肿瘤长在大腿根部,想到截肢以及日后的生活状态,老先生本人和家属无论如何都不能接受。于是他们辗转各大医院,寻求保肢方案,我又一次深入参与了多学科讨论(MDT)。对于一些复发性肿瘤和放射抵抗性肿瘤,质子重离子治疗优势比较明显,特别适用于那些位于关键器官周围、形状复杂或难以手术切除的肿瘤,能有效减少副作用和并发症。最终,老先生在我们医院接受了16次单纯重离子治疗,不仅病情得到了有效控制,肢体功能也得以保留,生活质量有了保证,且随访至今没有复发迹象。”
这个案例只是章青团队无数个感人故事中的一个。这些温馨的回忆、令人振奋的成功案例,正是医生们为患者奉献的最美礼物。感动之情常驻医生的心间,而患者们的信任与认可,则成为医生前行的最大动力。
医患本就惺惺相惜。
2、念念不忘,必有回响
精益求精是章青团队的座右铭。
即使已经下班或者正逢节假日,章青和她的团队仍密切专注着治疗患者的in room CT结果。有时时针已指向夜里11点,但这丝毫不降低他们对患者治疗位置精准性的要求。桌上堆积着病例数据和医学文献,电脑屏幕上闪烁着治疗方案的图表。
章青注视着屏幕上的放射图像,思考着如何更准确地定位肿瘤位置,以提高治疗的精准度。团队成员们围绕着屏幕,纷纷提出自己的建议。
“考虑到每个患者的生理结构差异,我们是否可以个体化地调整治疗计划,使之更符合患者的实际情况?”科室一位成员提出自己的见解。
章青点头表示赞同:“我们要不断探索新的技术手段,提高治疗的精确性和个体化水平。质子重离子治疗的优势就在于精准性,失之毫厘、谬以千里,必须精准,我们要不断追求更先进的放射位置定位方法及更精准的剂量。”
讨论渐入高潮,团队里每个成员都在为患者治疗的精准性和疗效贡献着自己的智慧。尽管已是深夜,但他们的眼神中始终闪烁着对医学进步的执着和追求。
无数个这样的夜晚,见证了章青和她的团队从青涩到成熟的蜕变。
“回忆起我参与国内首个质子重离子技术临床研究和首例患者治疗的经历,我们每个人都在前辈的悉心指导下,共同设计整个治疗方案。在这个过程中,我们有时需要工作至很晚,从不放过任何一个细节,确保万无一失。这不仅是技术和治疗上的突破,更是向那些对生命怀有期望的患者所作的坚定承诺。”
“可能有人不知道,我们医院是国内首家质子重离子医院。2003年项目正式启动,历经‘十年磨一剑’成功建成,2014年顺利开展临床患者试验,2015年5月8日正式开业。2017年9月通过国际医疗机构评审联合委员会认证,成为全球第一家通过JCI认证的质子重离子中心。截至2023年底,医院累计治疗出院患者6395例,年平均增长18%。其中,2023年治疗出院患者1090例,连续第三年年治疗量过千例大关,年度治疗量居国际同类机构之首。医院自主研发了旋转治疗床、等中心旋转治疗椅、粒子束流施加器等系统设备辅助治疗设施,更好地满足临床治疗需求。”章青补充道,“这就是从0到1的过程。”
在这个医学的探索舞台上,包括章青在内的所有医者不仅是治疗者,更是科研者、创新者,他们的努力将为质子重离子技术在肿瘤治疗领域的发展提供新的思路和方向。
3、科技之光,照亮前路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经验的积累,章青带领的腹盆腔肿瘤科团队正在持续完善治疗流程,提升诊疗效率。与此同时,科室管理和未来规划也在不断升级,以满足医疗高质量发展的需求。
“针对科室管理,我们采取了一系列措施。首先,明确每位医生的分工,鼓励他们专注于特定病种,以提高阅读文献和撰写报告的效率。此外,我们鼓励医生参与外出学习与交流,并结合学生和基础研究指导临床转化。例如,对于前列腺癌和乳腺癌等病种,由于愈后情况需要时间评估,我们结合临床和转化研究来预测疗效,以更好地识别受益者。实际临床问题是研究的出发点,专注于技术的稳步提升,确保治疗效果得以充分发挥。”
多学科讨论(MDT)在质子重离子医院起到重要作用。在章青看来,医院是一个平台,汇集各领域专家共同攻克难题,共同制定最佳治疗方案。
“我们的MDT与其他医院可能略有不同。我们的MDT侧重于治疗可行性,确保患者能最大限度从质子重离子治疗中获益。经过专家门诊和MDT讨论确认患者适用质子重离子治疗后,临床医生和物理师们密切合作,共同勾画靶区设定剂量,为患者制定个体化的放疗计划,确保治疗的精准性。”
“医院拥有先进的诊疗设备,如何用好这些设备显得尤为关键。我参与了多项研究项目,尤其在前列腺癌方面,我们取得了一些新的进展。”章青认为,质子重离子技术的应用和推广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必须秉持专业性、严谨度,严把医疗质量安全关。
质子重离子医院不断优化诊疗方案,并相信患者的个体化诊疗是未来医疗发展的重要方向。章青团队正从单一剂量照射转向更精准的个体化同步加量治疗研究。
个体化治疗也是医学人文的体现。
“我还记得几年前,一位来自四川的脂肪肉瘤患者,因多次手术无效,最终选择到我们这里接受了重离子治疗。治疗后,肿瘤从十几公分缩小至五公分,病理结果显示病灶活性明显缓解,患者的生活质量也显著提高。对于我们医生来说,这是极大的鼓舞。另外,还有一位患有巨大脊索瘤的病人,经过重离子治疗后肿瘤体积明显缩小,大小便功能得以保留。每当看到这样的案例,我都会感到无比开心和欣慰。个体化的治疗方案不仅提供了更好的生存机会,而且在生活质量上也得到了显著的提高。这样的案例不仅对患者本身至关重要,也为探索治疗光子抵抗的难治性肿瘤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启示。”
对章青来说,质子重离子治疗是对癌细胞的精准打击手段,但新方法的新应用仍有许多未知需要与同行们共同探索。医疗的本质是让患者在每次治疗中感受到温暖和阳光。
Q
A
龚芷葳
章青
龚芷葳
您在帮助病人的同时,还进行了大量的科普工作,这个过程中遇到了哪些挑战?您怎样看待医生和科普工作之间的平衡?
章青
我认为医学科普的难点在于如何将复杂的信息简化和通俗化,让患者能够轻松理解。这可能需要投入更多的时间和精力。然而,通过科普,患者可以更深入地了解自己的治疗方法,这在时间有限的门诊环境中是非常有益的。尽管科普可能会占用医生的一些时间,但如果能够有效地进行科普教育,实际上可以减轻医生的负担。此外,科普还能提高患者对疾病防治知识的理解度,减少误解和谣言的传播。
龚芷葳
对于未来癌症治疗的趋势,您怎么看?
章青
在未来,个体化治疗和多学科合作将成为癌症治疗的主流趋势。随着科技进步,如基因检测等先进技术将为我们提供更为详尽的患者信息,从而使得针对每位患者的个体化治疗方案成为可能。此外,医疗领域内不同专业之间的合作将愈发紧密,例如肿瘤内科、外科、放疗科等不同科室医生的协同作战,将为患者带来更全面、更高效的诊疗。这些趋势的出现,有望为患者带来更佳的疗效和生存率,进而推动癌症治疗的持续进步与创新。
龚芷葳
对年轻医生,您有怎样的建议?
章青
1、不断学习:建议他们不断学习最新的医学知识和技术,特别是质子重离子治疗领域的最新进展。通过参加培训、研讨会和阅读学术文献,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水平。
2、关注患者:重视患者的整体健康和生活质量,而不仅仅是治疗他们的疾病。与患者建立良好的沟通和信任关系,了解他们的需求和期望,以便提供更贴心、个体化的医疗服务。
3、创新思维:鼓励他们在治疗方案设计和执行过程中保持创新思维。面对医学难题时,勇于尝试新的方法和技术,寻求与同行交流合作,共同寻找最佳的解决方案。
4、保持热情:医学是一项充满挑战和责任的事业,建议他们保持对医学事业的热情和责任感。
龚芷葳
作为一名医生,您如何平衡工作和个人健康?
章青
尽管工作繁忙,但我深知医生的身心健康同样不可忽视。因此,尽管时间有限,我选择将一部分时间用于健身,以确保我能保持更饱满的热情和更旺盛的精力。我相信,保持良好的状态不仅有助于我更好地为患者提供服务,也能成为对患者的一种积极示范和鼓励。
·END·
采访/晔问仁医 编辑/陈庆
版权声明:
本文系原创,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如需转载,请在[晔问仁医]后台留言;
授权使用请注明:“来源[晔问仁医]及作者”。
所有文章版权属于【晔问仁医】。
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侵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