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anghai Doctor

季迅达|眼科路上的追光者

更新时间:2022-07-28点击:41

DOCTOR

季迅达

眼科路上的追光者



人物介绍

图片image.png


季迅达,男,主任医师,九三学社社员,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中华眼底病杂志通讯编委。上海市危重新生儿救治专家库成员。中华儿慈会9958救助平台医疗专家。海峡两岸医药卫生交流协会眼科学专业委员会小儿视网膜学组委员。上海市生物医药行业协会精准医疗专业委员会常委。国际眼肿瘤学会会员。美国WILLS眼科医院访问学者。主持上海市教委课题,上海交通大学科技基金,上海市重点学科等多项课题,以主要参与者参与国家卫健委课题,国自然基金,申康重大临床研究项目等多项课题,曾获2021年度妇幼健康科学技术奖科技成果奖三等奖,第二十三届上海市优秀发明选拔赛优秀发明铜奖。曾荣获新华医院“匠心医者”,“服务标兵”等荣誉称号。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在国外杂志上发表SCI收录学术论文10余篇。


擅长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眼外伤、视网膜脱离、玻璃体积血、黄斑裂孔等手术治疗,视网膜母细胞瘤,葡萄膜黑色素瘤等眼内肿瘤的综合治疗,早产儿视网膜病变等小儿视网膜疾病的诊治。



第一视角


季迅达



夏日周末,酷暑炎热,骄阳似火,走进他的科室却瞬间就感受到了扑面而来的亲切、清凉。每天面对上百病人的他,对自己科室的发展如数家珍,娓娓道来。曾有病人这样评价他:“他是我在冰冷的求医道路上看到的一束光”。作为医者,他从不言弃,总去争取最好的结果。


从医几十载,不仅赋予了他作为医者特有的坚定,也让他拥有医学探索的梦想,不断另辟蹊径探究更好的治疗方法。这样的探究并不是为了追求伟大,而是追求一种心安的幸福,一种平凡的幸福,只有这样才能让自己、让患者拥有更美好、更精彩的人生。


他,新华医院眼科主任医师——季迅达


在他的梦里,每个孩子都应该有一双洋溢着光明的眼睛,为了这一目标他从未停止过努力。在他这里,成百上千的视网膜母细胞瘤患儿获得了新生、获得了光明。在视网膜母细胞瘤治疗领域,医生需要具有面面俱到的素质,诊疗过程中还必须协调多个科室,顶着压力共同战斗,才会有更好的结果。谈到导师和同事,平淡中蕴含着亲切,微笑中透着温馨,一种感恩和满足怦然而出。


在他的心中,每位患儿都应是美丽的花苞,需要家人的呵护、需要医者的治愈。这一个个小花苞穿着绿色的外衣,即将顶破外衣,露出了花瓣,渐渐地、渐渐地,在花蕾即将脱去绿色外衣的一刹那,去帮上一把,他们就会绽放,就会更加绚丽多彩。

image.png


1.教诲如春风,师恩深似海

季迅达老家温州的一个县城,这里是改革开放后商品经济发展最前沿,闯世界敢探索是当地的文化。这里激活了“人”这个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谱写了家家户户勤劳做事风范,他们往往既是劳动者,又是开拓者。在这样的环境中,季迅达感悟最深的便是“辛劳”二字。


“小时候,我父亲是家里最早起来的,每天5点多钟就开始劳作,一直忙碌到晚上,有时,父母收工已是深夜十二点以后了。我们功课不忙时,也会帮工。父辈们的辛勤奋进对我们做子女有着深远的影响。虽然很多人说读书很苦,但我觉得读书与当年辛苦的劳作相比,幸福太多了。”


“我当初选择学医,真的可以用一个词:懵懵懂懂,来形容。都说学医苦,但对我而言是甘之如饴,越深入学习,就越觉得有意思。”


以岁月书写热爱,用行动诠释师风。


1994年,季迅达考入温州医学院(现为温州医科大学),不负众望。温州医科大学,学校口碑很好。而温医大的眼科也在国内是响当当的存在。


进入大学,季迅达依然习惯早起,他很珍惜这样的学习机会,投入地学习让他如获至宝。毕业后以优异的成绩被选拔到温州眼视光医院,“这家医院成立于1998年,是很优秀的平台。我是临床医学专业的,那时主要招收视光专业的,我能被挑中是幸运的。选择眼科专业是因为当初我觉得眼科手术感官上非常干净,眼科手术极致精细,对医者的要求也比较高。温州眼视光医院的学科带头人是瞿佳教授。那时瞿佳教授在国内已享有名气,我很幸运,从医之初就起点比较高,也为后来到上海进一步深造奠定了基础,我很感恩。”


经过几年历练,季迅达步履不停,考入复旦大学医学院,师从徐格致教授。徐格致教授是玻璃体视网膜病学科负责人,现任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副院长。“在师从徐格致教授之前,沈丽君教授也带教过我。她现在是浙江省人民医院眼科中心主任。有人曾说,你读过的书,遇见的人,看过的风景正在塑造现在的你。所以我的从医之路,是何其幸运啊。导师们不仅夯实了我的基础,还开阔了我的视野。”


至今,季迅达回顾当年跟随沈丽君教授做眼底手术的情形,依然历历在目。90年代,国内开始兴起眼底手术,能开展这项手术的医院不多。只有一线城市的部分医院有开展,大多数城市也还没有开展,沈丽君教授算是这个领域的先锋。“她是我在眼底病领域的启蒙老师,我跟随她学了一年多,她手术动作优美,操作娴熟,没有多余的动作,干净利落。除了手术技巧,她做事认真仔细的风格也深深影响了我。沈教授责任心非常强,很多事亲力亲为。”季迅达还记得,即便很简单的手术沈教授也不会掉以轻心,向我们认真演示,从不含糊。


季迅达告诉我们,那时的设备没有现在好,有时候一台复杂手术可能要三四个小时,眼底病手术的关键就是要找准视网膜病灶位置,这样可以缩短手术路径,降低手术风险,病人也会恢复得更快,但这个过程是很不容易的。


“眼底病手术不像白内障复明手术那么立竿见影,病人马上就可以体验到重见光明的喜悦。最早开展眼底病手术可以说充满了挑战,眼底外科手术大部分都是手术分级中技术难度最大、手术过程最复杂、风险度最高的四级手术,其中不少手术技术填补了区域空白。”


说起眼病,很多人的认知还仅限于近视、远视、白内障、青光眼等方面,其实还有一类较为常见的眼病——眼底病。该病主要指由多种原因引起的玻璃体、视网膜及视神经等发生的病变,由于其病因复杂、病情多变等原因,当病人感觉到视力下降时,病情可能已经很严重了,眼底病已逐渐成为不可逆性致盲的重要原因。


深知这一点的季迅达便把目光放在了眼底病学科这个更为广阔的未知领域,在临床工作之余花大力气钻研起眼底病的手术治疗。


既然有了目标和方向,季迅达便潜心钻研,继续跟随徐格致教授匠心锻造过硬的本领,为日后在视网膜母细胞瘤领域取得各项成就奠定了基础。


“徐格致教授是非常有智慧的人,人如其名,博学慎思,格物致知。谈吐举止也是温文尔雅。他常说眼底病是交叉与融合的艺术,眼底病,不仅仅是眼科疾病,经常与全身多种疾病密切相关的。可以说眼睛不仅是心灵的窗户,全身多种疾病如血管性疾病均可以在眼部有所表现。对于眼底内科和眼底外科之间的联系,徐教授认为,不应该武断分割,一个好的眼底医生应内外兼修。内科的鉴别诊断思路可以帮助外科医生设计手术方式。此外,需要全面掌握手术技术,除能掌握玻璃体手术的基本技术以外,外路巩膜扣带手术也是眼底外科医生必备的基本功。在此基础上勇于创新。”


如今,在新华医院的季迅达有了更好的平台。新华医院眼科是上海交通大学早产儿视网膜病变及小儿眼病诊治中心,小儿眼底病学科是依托于新华医院儿科平台的眼科特色专业。新华医院眼科由我国眼科学奠基人之一陆道炎教授创立于1958年,2007年,我国著名成人和小儿玻璃体手术专家赵培泉教授又推动了眼科进一步的发展。在赵培泉教授的鼓励和帮助下,季迅达在视网膜母细胞瘤领域取得了一个又一个成就,如今新华医院已成为小儿视网膜母细胞瘤治疗的旗舰医院,这也让季迅达及每一位新华眼科人骄傲、自豪。


“赵培泉教授是目前国内小儿及成人视网膜疾病的资深专家,也是国内极少数开展小儿玻璃体视网膜疾病的专家之一。他在国内率先开展早产儿视网膜病变筛查和诊治工作,创建了中国第一个早产儿视网膜病变培训筛查中心。赵教授有很多手术的小技巧、小发明,带领团队发布了诸多创新成果。近期还命名一种特殊类型眼病(AAPFV)。如今,我们团队已能熟练处理包括早产儿视网膜病变、视网膜母细胞瘤在内的复杂疑难病例及危急重症,建立了从重症监护、围手术期处理、外科手术治疗,到术后康复训练的救治体系。和NICU联合进行早产儿监护,平均每月筛查200例患儿。目前除常规开展早产儿视网膜病变筛查及激光光凝治疗、婴幼儿眼底荧光素血管造影检查、视网膜母细胞瘤化学减容治疗等工作外,还开展了相当高比例的包括感染性眼内炎、晚期早产儿视网膜病变、Coats’病、严重眼外伤、晚期家族性渗出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永存胚胎血管症、先天性视网膜劈裂等疑难、复杂疾病的手术治疗。小儿疑难重症患者的收治率和治愈率均处于国内领先水平。”


春满江山绿满园,桃李争春露笑颜。东西南北春常在,唯有师恩留心间。不难看出,在季迅达的心里,师恩如烛点亮了自己人生的前路,师情如火每一句诤诤教诲、言传身教,他都会铭记一生。

image.png


2.孩子的双眸中应有光明与希望

高山仰止,景行行止。


儿童眼底疾病是导致儿童视力发育不良和盲的主要原因。相对于成人眼底病及其他儿童眼病,儿童眼底病早期更难发现,其诊断和治疗难度大,且易导致患儿视功能永久不可逆性的损害。鉴于儿童眼部结构与成人的差异,其手术治疗更需谨慎对待、精细操作,对术者的手术技术与操作安全性提出极高的要求。家属的期望值也更高。一个患儿常常有三四位家长陪同。


由于婴幼儿的解剖结构和成人不一样,手术难度大,需克服麻醉风险、手术操作风险和术后护理三大难关。医生救治病人,有时候病人也会感动医生。在视网膜母细胞瘤的诊疗中,季迅达遇到过成千上万的患儿和家属,有些家长为了让孩子能得到救治,他们倾尽全力,用爱感动着医生,这激励着季迅达去争取每位患者的最好结果。


曾经,有一位“珍贵儿”的家长求救季迅达团队的场景让他至今难忘。这位家长的孩子是一名珍贵儿,不仅发育迟缓,而且还患有视网膜母细胞瘤,这意味着孩子需要接受多次眼动脉介入化疗。“这位患儿的家长真的很伟大,很顽强,绝不放弃这孩子,我想这样的爱只有父母能做到,他们不放弃,我们医生就更不能放弃了,花了两年时间治疗这孩子,眼睛算是保住了。”在季迅达的眼里,每个生命都不应被辜负。


季迅达依然记得当时团队奋力治疗的情形。“前房穿刺放液,玻璃体腔化疗,对肿瘤进行冷凝、激光光凝……”一场对视网膜母细胞瘤的“持久战”拉开序幕,为这个跨省求医的视网膜母细胞瘤珍贵儿家庭打通了生命的绿色通道。季迅达及团队的医护人员给了孩子和家庭“保眼”的希望。


视网膜母细胞瘤被俗称为“眼癌”,是儿童时期性质最严重、危害性最大的常见眼内恶性肿瘤,大部分发生在3岁以下,发生于5岁以上者少于10%。“目前治疗视网膜母细胞瘤采用的是综合疗法,包括眼动脉介入化疗、静脉化疗、玻璃体腔化疗、激光、冷冻、放疗以及手术等。”季迅达介绍,根据视网膜母细胞瘤的发展过程,临床可分为ABCDE 5期。“如若为早期,治愈并挽救视力通常是可能的,但发现后不及时治疗很有可能保不住眼球,甚至危及生命。”


看似简单的治疗手术,实则是与视网膜母细胞瘤的博弈和对决,在儿童的眼球中实施手术,就如武林中的高手过招一般,只有招招快准狠,才能在刀光剑影将肿瘤“消灭”。新华医院眼科开展了早产儿及高危儿眼底病变筛查诊断及治疗工作在全国算是领先水平了,婴幼儿玻璃体腔注药术,小儿视网膜激光光凝、冷冻、眼动脉介入化疗治疗视网膜母细胞瘤更是填补了婴幼儿眼底疾病治疗领域的技术空白。


除了技术的提升、医患理念的改变,还需要呼吁社会力量的重视和支持。每当遇到有些经济困难的病人、患儿,季迅达想方设法帮助他们,为此他们设立并联合了不少基金会去支持更多的患儿,有了这些基金会有些患儿就能被更好地治疗。“需要救助的小孩真的太多了,有了社会力量的参与,我们就有机会去救助更多的孩子。”


现在,季迅达还与患者联动,与患者配合,让患者也参与到互帮互助的过程中来,营造了极好的生态,让爱不断生根发芽。


“我们建立各种社群,一是方便交流,另外就是相互安慰。有些群友作为志愿者协助了一部分医生的职能。我们也很感激,让我们在和患儿家属互动上节省了时间,可以将更多的精力投入诊疗中去。有些新进社群的家长对疾病知之甚少,两天下来和其他家长一互动,啥都懂了。”


我想,这种医患之间充满爱的友谊是能让社会更美好,让每个人去感恩,感谢,去表达,去帮助,季迅达的执着让医患关系提到了新的高度。

image.png


3.取经路上不停歇

医通精微,思贵专一。


“我们新华医院小儿眼科在全国是很有名的,赵培泉主任为我们搭了很好的平台。在视网膜细胞瘤领域也已经形成了自己的特色。一方面这是小儿视网膜疾病,另一方面是肿瘤,所以很有特殊性的,最早的时候,视网膜细胞瘤也不能做玻璃体手术,直接通过手术好把它切掉就好。现在不一样了,少部分患者,我们可以行玻璃体手术去除瘤体。我们追求的是让患者能‘保命,保眼,保视力’,能做到这点,其实并不容易,作为医生必须既像内科,又是外科医生,除了实施手术,化疗,还要探索新技术,需要很多学科和能力的交叉。”


为了更好地掌握更多更先进的技术,季迅达赶赴欧美拜师学艺,我的导师叫Carol L. Shields,是美国眼肿瘤领域的顶级专家,也曾是国际眼肿瘤学会的主席。“她工作非常严谨,她下面的人都很敬畏她。她的诊室很干净,也很安静,在工作中相当严肃,对自己的学生特别严厉,学生只要做错事情,她就会很严厉的批评,对病人却非常亲切,有时候甚至会拉着病人手嘘寒问暖,他们每天接诊病人量比我们少,所以和病人交流的时间会多很多”。


在国外,季迅达拜师交友,苦学本领,为新华医院搭建国际平台做好准备。“除了苦学技术,其实人脉也很重要,只有这样你才能更好的搭建体系,那时候,我除了在我所工作的中心学习,还会去拜访一些大家名师,我还记得在费城的时候,我了解到纽约纪念斯隆-凯特琳癌症中心的Abramson教授在视网膜母细胞瘤领域做得很有名,那时候,我就专程跑去看他,观摩他做手术。后来,我们俩关系比较好,我也学习了很多。回国以后,我经常和他邮件交流。我刚开始对视网膜母细胞治疗的有些细节也是在琢磨、摸索,所以有些不太懂的地方我就会发邮件给他,他也都很客气的解答。”


学成回国后,季迅达就开始围绕视网膜母细胞瘤着手建立新华医院多学科合作模式的搭建,一开始颇为艰难,可以说是从无到有,什么事情都要团队自己处理,在团队的共同努力下,季迅达把新华医院视网膜母细胞瘤诊疗体系搭建的越来越完善,多学科合作也越来越多。


在念斯隆-凯特琳癌症中心庆祝该院治疗视网膜母细胞瘤一百周年时,Abramson教授邀请季迅达参加了庆祝仪式,在那里季迅达认识了来自世界各地更多的行家里手,也为后来开展更多全球多中心合作做了充分准备。渐渐地,新华医院也参与合作发表了一些论文,于是全球上更多的人知道了新华医院了,也有来自全球各地的专家专门找到季迅达合作。在季迅达看来,实践多了,国际交流多了,对新华自身也有了很高的提升。


此外,在医院内部各科室的配合也井井有条地展开,多学科的交叉也为视网膜母细胞瘤的诊治有了极高的提升作用。


“在我们医院,我要找其他科室专家合作,儿科化疗医生,心脏介入、神经介入、血管介入医生,我都找过合作。因为我们这个领域交叉了内科和外科的内容,所以需要大家一起探索,我们今天取得的一点成绩,也离不开各科医生和主任的支持,没有这样的探索和摸索,也就不会有今天的成就。”


我觉得,当一个人将感恩化做一种充满爱意的行动,实践于生活中,他便有了一种责任、自尊和追求,这是一抹阳光照耀的人生境界。而一家医院、一名医生想成就一些事,就会不断扩展自己的边界,使自己能够更多融合其他的领域,不断扩大自己的边界。季迅达为了让自己的领域成为更高的平台,就需要不断努力,这一切,只为自己待到暮年回首时,能不负韶华不负春秋。

image.png


Q

A

晔问仁医


图片
图片

季迅达



图片

晔问仁医

作为很多儿童的健康杀手,视网膜母细胞瘤发病机制是什么?有哪些临床表现?

季迅达

图片

视网膜母细胞瘤是婴幼儿最常见的一种眼内恶性肿瘤,对视力和生命有严重的威胁。


根据现代研究显示,视网膜母细胞瘤发病率为1/15000~1/20000活产儿;多为单眼,占60%左右;多数患儿发现病情在5岁以下。视网膜母细胞瘤的发生与视网膜组织rb1基因突变,失活密切相关,比如rb1基因的无义突变、移码突变等。Rb1基因是人类第一个被发现的抑癌基因,它位于人类13号染色体的长臂上。抑癌基因顾名思义是抑制癌症的发生。因此这个基因的失活、突变跟很多肿瘤的发生密切相关,包括视网膜母细胞瘤,胃癌,前列腺癌等。视网膜母细胞瘤的发生与其他一些基因异常也有关,比如 cmyc基因,P53基因等,有时候还有伴有1号、6号等其他染色体的异常。


白瞳症,即“猫眼”是主要的首发症状。大约 60%患者表现为该症状。也有一些患儿会表现为斜视、眼红、痛、视力下降等其他症状。严重的患儿会表现眼球膨大,形成“牛眼”。晚期可向眼外扩展到眶内,沿着视神经扩散到颅内,也可以经淋巴或血液转移到全身肝、肾、骨骼等处,危及生命。


视网膜母细胞瘤早期发现及时治疗可大大降低死亡风险。若晚期已有全身转移等死亡率在90%以上。


图片

晔问仁医

那重视儿童眼底病的规范筛查,早诊早治是否很关键?

季迅达

图片

儿童眼底病的早期发现依赖于小儿眼底病的筛查。由于儿童患者常常无法主诉眼部不适,且很难配合视力检查、裂隙灯显微镜检查,接诊医师往往难以获得准确全面的疾病信息以明确诊断。部分针对儿童眼底病的检查和治疗需要在镇静睡眠甚至全身麻醉的状态下才能进行。


另外,儿童眼球不是成人眼球的微缩版,成人眼底病的治疗原则不能简单的套用于儿童眼底病。所有的治疗需要考虑到儿童眼底病的特殊性。对此应当引起足够重视。


图片

晔问仁医

关于视网膜母细胞瘤的治疗,对于医者,是否得成为一个多面手?

季迅达

图片

对,你要会手术,还得了解化疗,以前在我们眼科实施化疗,我们需要处理一些化疗的并发症;有些自己处理不了,也得到场协调其他科室医生,我们常常半夜跑过来。比如,病人血小板下降很多,就有出血倾向,皮肤上有出血点,家长是不会联系内科医生,他只认识我们,我们得安排输血,儿科急诊等等工作,有时候可以说是事无巨细。有时候,我们感觉自己都不像一个眼科医生了,我们需要熟悉儿童发热,腹泻等症状的常规处理方法,我们人手一本笔记本,上面都有记载,学习的领域早已超越了眼科。


图片

晔问仁医

你还记得最早做视网膜母细胞瘤治疗的场景吗?

季迅达

图片

那是很早以前的事了,那时候我们对手术,对化疗都很谨慎,心里没底。后来做了化疗以后确实效果很好,渐渐有了信心。那时肿瘤没有动脉介入手术的,只有全身化疗。化疗一次以后,发现有好转,真的觉得很神奇,这就会触发我们早期去专注它、研究它,现在视网膜母细胞瘤保眼率还蛮高的,不像其他的肿瘤,比如,死亡率很高的胰腺癌,视网膜母细胞瘤只要处理得当死亡率没那么高。


图片

晔问仁医

现在视网膜母细胞瘤治疗的治愈率已经达到多少了呢?

季迅达

图片

治愈率很高的,只要不是很晚期、很严重的转移才来治疗的,很多都能保住生命、眼球。如果肿瘤在眼睛里面且治疗得当,没有延误、耽搁,现在保命率在90%以上,我们现在追求的三个层次是:保命、保眼、保视力。在保命的前提下,保住病人的眼球,并且能尽最大可能保住他的视力。


图片

采访/晔问仁医     编辑/陈庆



图片

版权声明:

本文系原创,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如需转载,请在[晔问仁医]后台留言;

授权使用请注明:“来源[晔问仁医]及作者”。

所有文章版权属于【晔问仁医】。

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侵删。


关键词
官方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