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anghai Doctor

刘才远|点亮患者心中的火焰

更新时间:2022-03-28点击:754


DOCTOR

刘才远

点亮患者心中的火焰



人物介绍

图片image.png


刘才远,首席技术专家、副主任医师

安徽省眼视光眼科医院集团(科视眼科)首席技术专家厦门大学厦门眼科中心业务副院长,华厦眼科医院集团全国屈光技术总监原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医院眼科主任


个人荣誉

中国PRL核心专家委员会委员、ICL核心专家委员会首届委员

安徽省医学会眼科学分会委员;

安徽省医师协会眼科学分会委员;

安徽省近视预防治疗研究会副会长;

安徽省保健养生研究会副会长;

教育部第一届综合防控儿童青少年近视宣讲团专家组成员

德国蔡司全飞秒亚太屈光培训导师安徽省首批开展全飞秒激光手术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王宽诚育才奖

个人屈光手术量突破十万例


专业擅长

青少年近视防控、屈光不正的手术治疗(全飞秒激光、微飞秒、ICL/PRL[y1] 晶体植入等)、白内障、眼表等常见疾病的诊治。

 [y1]PRL/ICL晶体植入



第一视角


刘才远

第一眼见到他,朴实、厚道、有担当。眼科主任的他,笑容灿烂,让人觉得光明坦荡,他以真性情告诉每一个周围的人,这世界终究明亮、美好。


对待病人,他认为,为人处事,心地善良是他从医30年的根本。而这人活一世,不管能说还是能干,光明磊落才是关键。不伪装,不敷衍,是一名医生的真性情。懂宽容,懂尊重,懂体谅,是一名医生的善。


而他还有一种本事,就是点亮患者心中的火焰,让内心焦灼的人们倍感亲切,往往短短的几句却能句句切中要点,让病人如沐春风、愿闻其声。在现场,我感受到了他的坦诚、自然、纯朴的情谊。


他说:“我的很多病人和我说,无论你在哪里,我们都会跟到哪里,追随到哪里,这让我很感动。也让我坚信,无论在任何时候,始终要以病人的诉求作为第一利益来考虑,为患者选择一个最合适的治疗方案。”


是的,医生与病人的关系应该是这样的,相知是天意,相识是人意,相加便是友谊。


他就是原中国科技大学医院眼科主任—刘才远。


他的学生曾这样评价道:“刘老师不仅在学术和技术上是我们的榜样;平时在生活中,他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对我们学生都有着直接的影响。他始终如一按最高标准要求自己,通过言传身教和日常工作点滴,让我们耳濡目染地懂得对待每一位病人都要有三‘心’:诚心、耐心、爱心。他常常教导我们在临床方面要做到八个字:精益求精、服务精细,以彰显医学精神及人文关怀。”

image.png

1.从医之路

在阳光明媚的春日里,漫步在位于合肥的中国科技大学的校园里,可说是赏心乐事。身畔的风景,无不带着春光明媚的香气,和淡淡轻风的缱绻。如果用心去听,这里唱着春季的恋歌。明净的天空,衬着宁静的校园,科学家的雕塑,亦有别样风味。


就在这素有“千生一院士”之称的中国科技大学校园里,有这么一家以眼科为特色的医院——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医院,而她的原眼科掌门人就是今天故事的主角——刘才远。


“其实当初学医还是受父母的影响,他们认为这是一个永远不会丢饭碗的技术活,同时还是个崇高的职业。至于后期选择眼科,是因为我的导师,他在眼科方面有很深的造诣,也是希望我可以和他一起,发展科室,达到更高的成就。”说起自己的从医之路,刘才远回答得非常实在。


时光倒流到1988年,那年刘才远开始了自己的从医生涯,1996年,最终选择眼科作为自己的专攻方向。“当时年轻医生只能进行一些小手术。印象中,我做了很多小的切除手术,每场手术都非常顺利,作为医生,尤其眼科医生,心理素质必须过关,术前的充分准备、过硬的技术和心理素质都是术后效果的保障,因此患者都很满意。”随着手术量的不断增加,经验的不断积累,刘才远的从医之路越走越宽,慕名而来的患者也越来越多。


尽管患者越来越多,可那时好学的刘才远觉得,人生是学无止境,对医学的追求亦无止境,如果想在医学世界有所作为,还需要进一步进修,从根本上解决“治何学,作何事,择何业,总要测度一下自己,我们只有不满足、不断地作学徒,辛勤劳作;只有为社会所需,方有立足之余地。”于是,刘才远决定去安徽医科大学完成研究生阶段的深造。


无疑,刘才远的选择是正确的,在安徽医科大学的学习让刘才远不仅对眼科手术有了更深的理解,从疾病的发生机制等角度对眼科很多疾病有了更为深刻的认识,这对日后刘才远领导科大眼科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这也为刘才远对后来出现的各种眼科技术的应用,有了更深刻、更透彻的、更全面的视角。


“眼科医生呢,应该说从事的是比较精密的手术,而且对做的一些手术相对来说,要求比较细致。所以,在实习以及见习当中,包括临床老师的一些带教当中,也需要有认真的学习态度,就像一开始我也只是跟在老师后面做一些辅助性的工作,后来逐渐接触一些精细的手术,慢慢了解并熟练掌握一些技巧,这都是一个过程。再后来,读研究生让我对疾病的机理,发病机制,有了更体系的理解,也开始尝试参与一些课题,这些对我都是受益匪浅的。”刘才远回忆道。


渐渐的,刘才远成了中国科技大学医院眼科的骨干医师,再后来成长为医院的“顶梁柱”,与团队一起在眼科领域开疆拓土,建立功名,而“科大医院眼科”的名声与影响力也在安徽省内省外越来越响亮。


“2010年的时候,我们率先在安徽省购买了全飞秒的设备。其实我们在购买全飞秒设备的时候,难度确实是很大。前期我们进行了很多的考察,包括上海五官科医院及广州部分医院,当时我们觉得这个设备本身是非常好的,但是它的价格非常的昂贵,这对于我们医院来讲,压力也是非常大的。但是,同时我们考虑到新技术对于患者的安全系数以及积极的治疗效果,所以我们也是想了很多办法,引进了这台设备。”用这台设备,刘才远帮助了很多病人,同时,他的团队也为设备的使用建立了的安全使用规范,同时也不断优化流程,这些都为后来科大医院眼科的进一步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image.png

2.精益求精,守护患者光明

医生做手术其实不只是熟练工的活儿,它是由模仿到创造,其境界的升华是永无止境的。如果医生只是为了手术而手术,就相当于从乌鸦身上拔下孔雀的羽毛,那他永远是一个模仿者,因此,一名好医生也不能忽视灵魂、智慧、良心与激情,只有这样才能成为一个伟大的医者。


刘才远把他最好的年华都奉献给了热爱的事业,近三十年的守护,他让数万患者重建自信与光明。有些患者不远千里,来追寻他的帮助。


曾经有一位藏族女孩——白玛拉吉因儿时用眼不合理,3年级的她就已经戴上了厚重的眼镜,后来,她的近视度数一度增长高达近千度,并有高度散光。白玛拉吉说:“我拿掉眼镜就仿佛瞎了一样”。那时,白玛拉吉因已经是一名拉萨师范学院音乐系大二学生,为满足专业的要求,在上课期间只能依靠隐形眼镜才能获得前排训练位置。每次戴隐形眼镜都需要花很长的时间来适应,时间久了眼睛干涩难忍,而框架眼镜也不符合训练要求。经历了来自生活各种不便后,白玛拉吉下定决心要“摆脱”眼镜的束缚。在一位援藏医生的介绍下,白玛拉吉如愿联系到刘才远。仁心仁术,至精至诚的刘才远主任为白玛拉吉进行眼部全面检查,在给白玛拉吉完成详细的术前检查后,结合各项检查结果,眼科专家刘才远主任为其制定了可以让高度近视患者“摆脱”眼镜的手术——晶体植入术。白玛拉吉最终摘掉眼镜,成功蜕变。如她所愿,术后视力恢复得非常好,左眼1.2,右眼1.0。能看到清晰的世界,让白玛拉吉感受到了光明的喜悦。

image.png

image.png

3.拥抱新科技,开创新未来

30年是一个漫长的时间,技术也是一夜千里的进步。刘才远也一直关注科技的进步。在近视手术当中,从80年代后期开始做的角膜放射状切开术,到90年代初,准分子激光的引入,以及后来飞秒技术的引进,再到2010年左右全飞秒技术的应用,再后来晶体植入的手术应用,诸如PRL、ICL等一些后房型人工晶体植入术,这些技术的引进与发展刘才远都经历过。在他看来,只要是越来越成熟,越来越多地用于临床,就能使更多患者受益。


在角膜屈光手术的实践中,还有很多技术的局限性。“一些超高度近视或角膜偏薄的患者,或角膜形态不好的这部分患者,我们就没办法选择全飞秒或者是半飞秒的手术方式进行手术。所以后期我们又引进了后房型人工晶体植入术。”刘才远觉得PRL,ICL这类后房型人工晶体植入技术应该说填补了在高度近视方面摘镜手术的一些不足,对很多不能够进行激光和角膜手术的这部分患者无疑是很大的福音。


“对于1800度以上的这部分患者,我们目前可选择PRL手术方式,PRL是一个悬浮型的后房型的人工晶体,它与ICL起着同等的作用,但是ICL只能做到1800度以内,PRL是1000度到三千度,所以1800度以上的近视患者,也许患者去选择PRL手术是比较合适的。”提到新技术刘才远总是那么兴奋。


就在不久前,刘才远遇到了一位近视2400度的老师,这位老师就算戴上眼镜看东西也很模糊的,以至于学生在下面做任何的动作他都看不到,然后学生从后门溜出去他也看不清,班级实际有多少学生在听他课,他也不是很确定。后来,他听说刘才远可以开展后房型的晶体植入术(PRL),于是就慕名来这里做了检查,检查后经过评估,刘才远决定为他开展了后房型的晶体植入术(PRL),术后,这位教师的生活被完全改变了。他感慨道,他从来就没有真实地看到过这么清晰的世界,最终他摘镜后的视力恢复到了0.5~0.6。这给他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从此,他站在讲台上,教室里的每个角落都看得清清楚楚,任何一个学生的小动作都逃脱不了他的视线。


这30年里刘才远帮助的病人还很多很多,病人们都很感谢他,有些病人甚至与刘才远建立了二十多年的深厚友谊。这友谊如同平静的池塘,映云影,生春草,憩瘦鱼,鸣小娃,无瀑布之喧嚣,无喷泉之艳媚,但温馨可人,历史不变,弥足珍贵。

image.png

image.png


晔问仁医


图片
图片

刘才远



图片

晔问仁医

屈光手术技术日新月异,患者有了更多选择,那么对于超高度近视患者而言,我们如何评估并选择合适的手术方案呢?手术前,需要做哪些准备?

刘才远

图片

首先对于想摘眼镜的患者,医院会为他们做一个详细的术前检查。并进行综合评估,选择一个最佳的手术方式。由于技术不断地发展,患者可选择的手术方式越来越多,可以实现个性化的治疗方案。至于大于1800度,小于3000度的近视患者,现在也有机会实现摘镜了,我们可以采用PRL手术方式。当然,我们在选择PRL手术方案时,我们会对患者的一个前房深度以及角膜内皮,还有房角、晶体等相关的参数做细致的检查。每一个检查都有可能会筛选掉他不合适的部分,如果他都能满足了我们的各种检查参数,则是可以考虑选择这样的一个手术方式。


图片

晔问仁医

随着电子产品的普及,儿童青少年的近视发病率让人颇为担忧,您曾经也承担过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的宣讲工作,在这方面有什么心得和我们分享一下吗?

刘才远

图片

我本人是教育部第一批儿童青少年防控宣讲团的成员,我也做了大量的近视防控的宣讲工作,在我宣讲的这三四年的时间当中,我最深的体会就是,我们期望预防近视一定要从小抓起,从没有发生近视的这些儿童抓起,从低度近视患者抓起,防止他们发生高度近视。随着社会的发展以及电子产品的增多,包括课业负担的增加,现在近视的人群越来越向低龄化、高度近视发展。所以我们在这里,也呼吁家长、老师,尽可能的减少孩子的课业负担,尽可能的不要让他们过多、过度的使用电子产品。尽量多参加户外活动,在没有发生近视的这部分儿童中,尽可能地预防,不要让他们发生。对已经发生近视的这部分患儿,一定要让他们到正规的医疗机构去进行诊治,阻止低度近视向高度近视发展。


图片

晔问仁医

除了近视现在有低龄化发展趋势,其实您因为除了近视矫正,还关注了白内障的治疗,这种疾病原先是多发于老年人,现在也有年轻化的趋势。在为这两类人群制定个性化诊疗方案的时候,您一般会有哪些不同的考量角度呢?

刘才远

图片

随着我们生活质量的提高,对于白内障的部分人群,可能在早期发生的时候,我们就会建议他手术了,不能等到白内障发生很严重,甚至失明了,再考虑手术。如今此类手术我们都建议微创、小切口,可以用飞秒的方式或者用超声乳化的方式,帮助解决白内障。然后再植入多焦的人工晶体或者是三焦点的人工晶体。帮助更多的患者提升在看远、看近、看中等距离中的视觉效果。


图片

晔问仁医

您在教学方面很有成就,了解到您曾获得育才奖,平时您的带教风格是怎样的,对于培养学生,您有什么心得吗?

刘才远

图片

我指导过全国大概30多家的眼科中心,带教过大概有100多人,我个人觉得我的风格主要就是以稳为主。我会根据学生的悟性及基础,以及他的动手能力等情况情况给他制定一个方案。在早期的时候,可能会用动物眼为主进行带教指导,然后,我们再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工作,让学生慢慢过渡,最后直至他掌握,等他完全掌握这个技术以后,我会继续做他们的助手,直至他熟练掌握这项技术以后,才会完全的放手。


当然,作为一名眼科医生要具备基本素质:首要素质:本领过关,技术够硬。对于显微手术操作的核心是基本功;第二要学会沟通,管理好自己的情绪;第三胆大心细,以病人为核心。



采访/晔问仁医     编辑/陈庆



图片

版权声明:

本文系原创,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如需转载,请在[晔问仁医]后台留言;

授权使用请注明:“来源[晔问仁医]及作者”。

所有文章版权属于【晔问仁医】。

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侵删。


图片

晔问仁医已入驻知乎专栏、今日头条、腾讯内容开放平台,欢迎前往订阅。

如有相关问题需要提问此医生,

或有感而发,

请在文章最下方评论区留言;

您身边若有工作在三甲医院的仁心医生,欢迎提供线索或者直接引荐。

图片


image.png

关键词
官方微信公众号